科技業PCC 在做什麼? (PCC: Project schedule Control&Coordination)- 備料管理師

        科技業總是很多英文縮寫,職位也是一堆的英文縮寫,常見的有RD、PM這些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但PCC是在做什麼呢? 以下就我在系統組裝廠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PCC其實也是PM的一種,工作主要是聚焦在備料管理上,通常公司在訓練PM新人時很常會先讓新人從PCC開始做起,先了解產品的組成有哪些零件,但PCC也不是個簡單的工作,因為科技產品的組成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電子零組件所組成,PCC要管的料件不是很多顆不然就是很複雜,要應對供應商同時也要與RD、採購、PM合作達成專案的需求,最終要在專案需要的時間把對應的料件給到需要的單位使用。

就系統廠的消費性電子線,PCC通常會分成兩大類,PCBA端的PCC以及系統端的PCC

PCBA端PCC

PCBA是指所謂的電路板,主要有主板、小卡、SSD來組成一項產品,電路板上有很多電子零件,例如:主要的IC、電阻、電容、連接器...等,通常BOM(Bill of material) 就是料件清單展出來後要備的料可能都有個200-300顆,PCC就要每一顆確認庫存,沒有庫存的料就會需要下單,追蹤每一顆料件的交期,在研發階段,RD與客人都會一直改設計,連帶著影響PCC的備料清單,PCC就要負責時間的控管,與廠商討論是否可以在上線打件前到料,如會影響交期就需要跟專案PM、RD有時候客人Own的料就會找客人一起開會討論如何解決

系統端PCC

系統指的就是整機組裝所需要的電子料件,例如:電池、電線、天線、wifi 模組、面板、喇叭模組、鏡頭模組...等,跟PCBA PCC不同的是系統料通常會是客製化的料件居多,PCC備的電路板上的料大部分都是規格品,雖然系統端的系統料件會比較少,但通常要解決很多上設計上的問題,並要追蹤料件驗證的方式與進度,跟RD的合作不只是確認單位用量與規格,更常要一起解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設計問題,並請廠商交樣品來進行測試,系統料的規格每個產品可能都有變動,所以也要處理很多從買料(供應商端出口)到進料(進到我們家組裝廠)中間的各種運輸、報關、海關備案、採購議價等種種問題,如果是電池又會更麻煩,因為電池在運輸中算是危險品,會需要額外申請很多文件,才能讓電池順利的運送,最終目的也是要讓每一顆料件都順利地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到工廠或是RD與客人手上

        就小編以上兩種PCC都當過的經驗,PCBA PCC就像是看股票一樣緊盯好幾百顆料的庫存報表,一顆料都缺一不可,需要很細心的人來執行,但工作內容就相對單一,不太會有太多的突發狀況,通常使用的料也是有很多案子共用,不太會有入廠檢驗驗不過的問題,最麻煩的狀況就是客人或RD要上線前才說要換料,或是廠商突然說料要EOL(停產),不然只要看好料況其他的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系統端PCC工作內容就比較接近PM一些,多了很多不好解決的突發狀況,像是料件組裝有問題、測試一直fail測不過、廠商突然說不交貨,這時候就要跟廠商和RD討論如何解決,有時候要做好幾次的實驗才能排除問題

        還有一些PM很常會把一些雜事交給PCC處理,像是要寄件、借會議室、幫忙整理文件...等(不一定會有,要看你跟到的project leader PM的做事方式),所以也會有很多小雜事需要處理,這時候就考驗自己時間管理的能力了!

        但小編認為先從PCC做起的PM其實基本功紮實很多,可以更了解備料要注意的事項,也更熟悉公司和供應商進料、入庫、採購等流程,就像我們工廠主管說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料要先備好才能組出好的產品,有PCC經驗的PM對料件的準備狀況也會比較敏銳,會提早準備並提醒團隊,畢竟系統廠準時備料上線組裝並準時出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想轉職PM的人,可以考慮先從PCC做起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一個PCC好不好很容易分辨,表現不錯老闆也會很願意讓你接手PM的工作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