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印證生活是一件開心的事

        
         (http://cyutlib-books.blogspot.tw/2011/08/30.html)



         今天很開心的看完行銷3.0,這本書是由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所寫,是前幾年在我們商學領域中常常被提起的一本書,所以在課堂上也有些概念被很多老師提過,行銷3.0在說行銷的世代要有新的轉變,現在的消費者有很多資訊取得的管道,例如:像facebook的盛行,很多人都喜歡在網路上分享資訊,加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資訊流通速度加快,很多消費者也傾向相信大眾的分享,對於業者的廣告反而懷疑疑慮,對於自己想要的產品也更加的有想法,要能打動消費者的心與消費者心理有共鳴,才是行銷3.0中成功的行銷。
        書中也提到促成行銷3.0的三股改變力量,分別是協同行銷文化行銷精神行銷,而且還要顛覆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提出要顛倒馬斯洛,在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之外,人們還相信能夠自我實現;於是消費者開始注重品牌的願景,像書中提到的美體小舖,他們就是提出社會正義,行銷3.0就是將文化議題放在公司模式核心裡面。
        行銷3.0也教導我們要把利害關係人當成策略夥伴,我們的願景不只是寫給客戶看,我們的員工、股東也在看,所以在上管理學的時候老師也說,這個企業願景其實是不好寫的,要寫出一個讓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認同的mission其實很困難,一但消費者對品牌價值產生懷疑,這個品牌的危機就來了,要再讓消費者相信品牌承諾可能要花讓大的成本,但是成功的話,所有的利害關係人都將成為我們的品牌代言人,這也是這個世代很奇妙的地方,一個品牌已經不是單單屬於經營者所擁有,他是所有利害關係人所共享,我們要一起協同合作,創造出共同的價值。
        最後行銷3.0提出他廣泛的利用例子,他說我們要改變消費文化,形成終極的差異化,發揮無可取代的社會影響力,就是要破壞既有規則,在上國策管的賽局五要素中也有提到,在既有的遊戲規則中,我們能發揮的有限,最厲害的是破壞規則,上學期的創新管理有說到,最厲害的就是可以成為典範,就像現今鴻海和各家電信的4G大戰,他們就是看到了未來的通訊方式可能即將轉變,每家公司都希望可以拿到典範制定者的位置,因為這可能就是一個贏者全拿的零和遊戲
        書中也提到培育金字塔底層的創業家,因為世界已經越來越傾向極端的財富分配,富有的人越富,窮的越窮,所以柯特勒認為可以為金字塔底層的人們提供他們買得起的商品,使他們的生活獲得改善,不僅可以使公司獲利,也可以達成社會企業責任,增加窮人們的可支配所得,像是提供小包裝的商品,讓他們可以在他們經濟能力之下購買,或是教育消費者某些觀念,讓他們開始重視某些需求,例如像是喝乾淨的水,讓他們開始注重生活品質,進一步去購買濾水器之類的商品。
       其實寫這些不是說我要多推崇行銷3.0這本書,可能是因為這本書太紅,很多概念其實都已經不新鮮了,只是我想要把這本經典拿來看看,科特勒的觀點值得我們參考,但不是照單全收,畢竟看了這麼多書,我明白一件事,商場上沒有永遠的真理,因為世界一直在改變,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時時吸收新知,把許多理論在適當的時機使用,最重要的是對環境的變化要有敏感度。
         這本書不像有些書讓我看了很有感覺,可是我還是覺得多看好書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它可以驗證很多課堂上所說的理論,像上面有些觀念在管理學中出現,有一些觀念在國際策略管理中出現,每當老師上到哪些部分,我就可以想到說我看過的哪本書裡面有說到,這也提供更多素材讓我思考和舉例,對於我們實戰經驗不足的部分,我想可以用這種方式當作補強。



        很巧的,今天剛好看到文茜的中天夢想驛站,介紹了紙教堂的建築師-坂茂,我很喜歡陳文茜的節目,他會對一些事物做很知性的報導,雖然有時候可能比較主觀,他提到了坂茂的建築理念,他對賺錢這件事看得很淡,他的建築特色是以紙為元素,建築概念都是以幫助災區為出發,看到這裡我就想到說他成功的原因,不就是行銷3.0中所說的嗎,他打動了消費者的心,達到了社會企業責任,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們重建家園,並且他的建材對環境很友善,都是以紙或是再利用的資源為建材,所以他得到了普立茲獎。
        晚上一時性起想說紙教堂就在我們這附近,騎車去看看他順便買晚餐,今天的桃米人異常的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螢火蟲季的關係,我騎到了當地人的小秘密位置,那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紙教堂,看著這座建築物,晚上打著燈光跟早上有不同的味道,突然覺得了解紙教堂的故事越多,看到他的感覺又有改變,不得不說故事的加持給人的影響很大,原本我只覺得紙教堂長的也沒有很美,看起來也不像教堂,但是今天看到他卻覺得她多了一些美感以及感動,科特勒先生真的很厲害,不愧是行銷大師,我也很慶幸我選了這個方向為我的研究方向,我很喜歡也很有興趣,希望我的未來可以利用我所學,幫助讓多需要幫助的人,謝謝今天的紙教堂,很美麗、很溫馨。

留言

熱門文章